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2日宣布對數十個國家施加大規模關稅,聲稱這些關稅是「對等」(reciprocal)的,亦即與其他國家對美國課徵的關稅金額相當,甚至考慮到增值稅(VAT)等非關稅貿易壁壘。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川普政府計算「對等關稅」的方式,與「對等」根本八竿子打不著。

川普於4月2日時宣布關稅政策,將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其中對台灣課徵32%關稅。

CNN分析報導,川普稱之為對等關稅,亦即與其他國家對美國課徵的關稅金額相當,甚至考慮到增值稅(VAT)等非關稅貿易壁壘。然而,川普政府實際採用的計算方式,與所謂的「對等」相去甚遠。

CNN指出,若要真正做到「對等關稅」,必須逐一檢視各國的關稅稅率,並對照不同產品的複雜稅目,每種商品可能因其不同變體而適用不同的稅率。然而,川普政府並未採取如此精細的計算方式。

然而,川普政府使用的計算方式極為簡單:「該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 該國出口至美國的總額 × 1/2」。CNN直言,「就這樣。」(That’s it.)

這個計算方法最早由記者蘇洛維奇(James Surowiecki)在社群平台X(舊稱推特)上提出,並獲得華爾街分析師的認可。川普政府隨後證實,他們確實採用了這一公式。

舉例來說,2024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而美國自中國進口了4399億美元的商品。據該公式,中國的貿易順差占其對美出口總額的67%,川普政府便將這個數字視為「中國對美國的關稅」。

然而,這根本不是關稅,而是一種針對貿易順差的額外課徵標準。

金融機構Jones 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奧魯克(Mike O’Rourke)在投資人報告中指出,「這些新的關稅措施被包裝成『對等關稅』,但實際上,它們的核心目標是鎖定貿易順差國家。」他補充道,「這項計算方式完全未考慮各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川普政府明確鎖定了對美國擁有龐大貿易順差的國家,而非基於這些國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

CNN指出,川普政府這種簡化的計算方式,可能對美國依賴的供應鏈國家,以及這些國家的跨國企業造成深遠影響。

奧魯克表示,「了解這些關稅的計算方式後,我們可以預見,美國企業供應鏈中依賴度最高的國家,將會受到最嚴厲的關稅打擊」,「這些關稅極有可能對大型跨國企業的利潤率造成嚴重衝擊,難以想像它們不會引發市場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