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獵戶座」太空船在執行了近26天的繞月飛行任務後成功返回地球。
獵戶座太空艙重返地球大氣層並通過降落傘進一步減緩下降速度後,在太平洋上濺落。
這是一次沒有宇航員參加的測試,但下一次飛船將承擔起載人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計劃用獵戶座載人太空艙執行更複雜精密的任務。
這些任務可能會在2024年底開始,包括在2025或2026年嘗試人類再次登月。
獵戶座太空艙
本次獵戶座太空艙的成功回收,距離人類最後一次登月正好整整50年。
1972年的12月11日,美國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完成了人類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美國航天局現在的登月計劃被稱為「阿特宓斯」,在希臘神話中她是阿波羅的妹妹。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透露說,現在再次啟動登月計劃目的已經完全不同:「因為這次我們回到月球是為了學習生活、工作、發明、創造,以便繼續進入宇宙,進一步探索。」
他還表示:「我們的計劃是凖備在2030年代後期與人類一起去火星,然後甚至更遠。」
新設計
獵戶座太空艙在周日返回地球,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列為「第一優先」的工作目標。
太空艙從月球回到地球時速度極快,在最初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的速度高達每小時40000公里。
太空艙需要一個堅固的隔熱罩,以防止飛船在進入大氣層造成摩擦溫度達到接近3000攝氏度時斷裂。
獵戶座底部的保護層是參考以前飛船所做的新設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必須在飛船開始載人飛行之前確定新的保護層能有效發揮作用。
太空艙的11個降落傘依次展開和充氣的壯觀景象清楚地表明,隔熱罩已經完成了工作步驟,不過最後的結果仍有待工程師檢查之後才做出判斷。
太空艙在離墨西哥瓜達盧佩島不遠的海中濺落後,回收小組開始收集圖像,為其後的分析搜集資料。
美國與歐洲聯手
本次航天任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的一次合作。
歐洲航天局為獵戶座太空艙精凖向月球發射、繞行並返回地球提供推進模塊和服務艙。
不過,歐洲航天局的推進模塊並沒有與乘員艙一起濺落回收:它在飛船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前約20分鐘脫離,在南太平洋上空落向地球時被摧毀。
歐洲航天局今後還將繼續為未來的獵戶座飛船太空行動項目提供更多的服務艙,確保歐洲宇航員與美國宇航員共同參與未來的太空項目。
歐洲宇航局已經把阿特宓斯第一個載人太空計劃的推進模塊交付給NASA。而用於阿特宓斯登月任務的第三個模塊,目前正在德國處於後期組裝階段。